“治塑”升级!10月12日上午,记者从浙江省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浙江将重点聚焦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4类塑料制品污染,分步骤、分领域禁止、限制使用相关塑料制品。
此前,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生态环境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办法》(下称《实施办法》),为浙江“治塑”明确了时间表。当下,浙江塑料污染治理存在哪些重点难点,“白色污染”如何消除?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负责人。
哪些塑料用品要限制使用?
自2007年国家实施“限塑令”以来,浙江开展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白色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然而,随着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新兴业态发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又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据测算,塑料废弃物产生量约占全省原生生活垃圾量的20%左右,而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这4类是塑料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浙江出台的《实施办法》针对这4类塑料污染物再出重拳,在时间上也比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的总体提前了两年。”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例如在不可降解塑料袋使用上,浙江《实施办法》要求,到2020年底,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建成区的商超零售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2年底,实施范围扩大到全省县城以上建成区。到2023年底,全省县城以上建成区的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比国家禁限期限提前了两年。
快递包装污染如何解决?
网购是如今重要的消费方式,随着网购交易额的日益增长,快递包装污染随之而来,快递过度包装更是备受诟病。尤其对浙江来说,电商快递占比较高。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突破100亿件,同比增长29.9%,占全国的20.96%。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快递包装污染的问题不容小觑。
如今这个问题有了“硬核”解决办法:给快递包装瘦身、从源头减量。
“快递塑料包装绿色治理至关重要。”省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快递塑料包装将围绕标准化、减量化和可循环进行治理。今后将在行业内全面推广应用“瘦身胶带”和免胶带纸箱,到2020年底,按照规范封装操作的比例、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应用比例均达95%以上,45毫米以下“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90%以上。到今年年底,全省电商邮件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到70%。到2023年底,全省邮政快递网点将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
推动可循环快递包装产品研发应用,也是快递塑料包装治理的一个课题。据了解,浙江今后将推广可循环、可折叠包装产品和物流配送器具,提高可循环快递箱的使用,鼓励企业使用商品和物流一体化包装,建立可循环物流配送器具回收体系。
塑料污染防治力度缘何升级?
“塑料污染治理不仅是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也事关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认为,塑料制品如果不能规范生产、使用和回收,势必会加大生态环境的压力。
接下来,省生态环境厅将会同省发改委等省级9个部门开展塑料污染治理督促检查联合专项行动。各地禁限政策的落地落实情况如何,塑料垃圾回收清运处理及专项清理是否到位,清洁海滩行动和开展执法等情况进展,都将纳入检查行列。
该负责人表示,今后浙江将积极推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加大对废塑料加工利用企业的日常环境监管力度,严格落实污染防治措施,依法查处违法倾倒和超标排污等行为,持续推进废塑料加工利用行业整治。与此同时,加快修订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条例,完善塑料污染防治相关内容,为全面推进塑料污染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针对市场上非法生产、销售违规塑料制品的现象,市场监管局也将织密“监管网”,加大执法打击力度。
公众如何发挥“治塑”作用?
塑料污染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除了政府、社会的主导,更需社会公众的参与。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许多消费习惯由“白”转“绿”,出现了一批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例如在不少商场超市,自带环保购物袋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而在一些餐饮企业,通过改造冷饮杯盖,用自带饮嘴的杯盖代替“吸管 杯盖”的组合,也极大减少了塑料吸管的使用。
“绿色行动”正走向更多消费场景。具体来说,消费者可以在购物、用餐过程中做到适度消费、绿色消费,自带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布袋、纸袋、打包餐具;入住酒店时,也可自带洗漱用品;在邮寄的时候尽量使用简易包装,避免反复包装,造成资源浪费。